搜索

萧县深化改革多措并举闯出本地版中医药创新发展新路径

2024-6-21 14: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 评论: 0

摘要: (徐淮网 杜建军)近年来,萧县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为动力,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为抓手,出台发展政策,建立管理体系,创新工 ...
 (徐淮网 杜建军)近年来,萧县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为动力,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为抓手,出台发展政策,建立管理体系,创新工作举措,深化工作内涵,通过改革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全力破解县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难题,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注入活力,实现了以较小投入、较低费用取得较大健康收益的目标,为建设健康萧县、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扇形对接,东向发展,构建中医药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是打造中医药医疗联合体。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文件精神和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要求,实施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东向发展,扇形对接徐州,融入长三角中医药一体化发展,积极引进长三角中医药名医名家,达成前期合作意向。县中医院分别与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市中医院签署医联体协议,深化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中医专科专病联盟建设,探索医院跨省合作新模式,逐步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开辟绿色双向就医通道。在医联体内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双方为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及对恢复良好、适宜回基层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了绿色就医通道,不仅健全了双向转诊制度,而且促进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推动双方良性互动。

三是做实中医药结对共建工作。抢抓三级医院帮扶机遇,做好省中医院对口帮扶县中医院工作。目前,省中医院派驻帮扶专家4名,结对共建帮扶科室4个。

顶层推进,政策支撑,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坚持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成立由财政、人社等8个部门组成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和中医药创建小组,明确成员部门职责,密切配合,形成了中医药工作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在全市率先成立单独中医药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县中医药管理工作,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医药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政策引领。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政府工作。

三是夯实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为召集人,26个部门参与的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解决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成功实现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目标。

四是健全服务体系。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加大中医馆、中医角阵地建设,形成“中医院龙头带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枢纽联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网底扎实”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县中医院新院区累计投资1.65亿元,建筑面积2.2万㎡,已投入使用;投资近300万元建设25所基层中医馆和11个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实施一个健康广场、中医诊室等10个功能科室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打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一是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实施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战略,开展“北华佗、南新安”传承创新转化行动,常态化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设立萧县民间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成华佗文化馆,挖掘、保护和传承民间中医药精华和精髓。目前,实地走访挖掘民间优秀中医35人,已整理申报30个中医药传统知识项目;《大公鸡报晓》栏目组在全国踏访100位民间中医,走近我县成功挖掘龙城医派9位中医,并系列报道。

二是注重中医药学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专业优势,成立中医药学会、华佗养生协会、龙城医派学术研究会,为全县中医药医务人员、中医爱好者、民间中医药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三是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全县开展寻找身边的中医世家和中医传承佳话,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讲好萧县中医药故事。梳理龙城医派特点,研究形成的历史社会背景,探讨与地域的关系,展望未来发展走势,擦亮“龙城医派”名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建立博顿幼儿园、庄里学校等4家活动基地,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了解中医药,走近中医药,在心中燃起“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火种。,中医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我县中医药非遗项目县级13个,市级4个;开展中医健康教育宣传,在电视台开播中医药科普宣讲15次,创作中医药文化作品2个即《萧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成果纪实》宣传片、《龙城医派再起航》歌曲,开通龙城医派公众号,设立10个专栏,定期组织稿件,举办学术论坛,寻找中医良方,已陆续发表龙城医派系列文章200余篇,已整理龙城医派代表医家《龙城医派论文集》《类症医案》《海崇熙医案》《万育堂医集》等6部著作。

创新机制,深化内涵,打造本地版中医药“四名”工程。

一是强队伍聚人才。出台《萧县卫生健康人才和专科建设2018-2025规划》《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省、市、县、乡四级大培训,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形成一支由名中医、中医临床技术骨干、西学中人员、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二是争创中医名院。县中医院注重中医药内涵文化建设,建立国医堂,打造中医药传承基地。目前,已是宿州市中医联盟成员单位、国家卫健委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理工程试点项目实践基地和安徽省脑病专科联盟理事单位。

三是创建中医名科。县中医院以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创建中医骨伤、肛肠等特色专科。目前,已有市级和省级重点专科各2个,骨伤科王氏骨伤已是市级中医药非遗项目。同时,赵庄、王寨等6家中心卫生院中医科获得省级特色专科称号。

四是选树中医名医。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患者满意为导向,选树典型,积极推荐上级名医申报评选。我县已有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1人、全省基层名中医3人、市级名中医1人、市级基层名中医2人、市级中医药工作优秀村医2人、县级名老中医8人;各级中医药学会理事、委员100余人。

五是培育道地名药。全县中药种植遍及各乡镇,自古以来当地百姓就有采药治病的习惯。萧县是安徽省中药资源普查首批试点县,经普查和《萧县中药普查和区划》记载,全县药材资源分属207个科,1012个品种,植物类药材143科,775个品种,其中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拥有700多种野生中草药,县植物园开辟中药园,育有常见中药100余种。艾草、刘寄奴、香茶菜等与萧县渊源颇深,按照小中药大产业发展思路,全县规模种植萧艾、萱草、香茶菜等中药材,培育打造萧艾、香茶菜、远志、萧半夏等萧县版“十大”道地名药,已评选认定萧艾、萱草等种植示范基地,发展萧艾、萱草等中药产业,开发萧艾、萱草、香茶菜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扮靓“五彩”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